洗手,看似是一个简单而日常的动作,却对我们的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。尤其是在传染病高发季节或疫情期间,正确洗手可以有效预防疾病传播,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。然而,很多人并不清楚如何正确洗手,甚至忽略了洗手的重要性。那么,如何才能做到“正确洗手”呢?接下来,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洗手的方法、时机以及一些注意事项。
一、洗手的时机
在日常生活中,有许多场景下我们都需要洗手,以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传播。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洗手时机:
-
饭前便后:这是最基本的卫生习惯。无论是在家吃饭还是在外就餐,饭前一定要洗手,避免将手上的细菌带入口中。便后洗手同样重要,可以防止排泄物中的病原体传播。
-
接触公共设施后:乘坐公共交通工具、使用自动取款机、开门等接触公共设施后,手上容易沾染大量细菌和病毒。此时,应尽快洗手,避免这些病原体进入体内。
-
照顾病人后:照顾病人尤其是患有传染性疾病的病人后,手上可能会沾染病原体,必须立即洗手,以防交叉感染。
-
处理生食后:处理生肉、生鱼、生蛋等食材后,手上容易沾染细菌和寄生虫。此时,应及时洗手,避免这些细菌进入消化道。
-
咳嗽、打喷嚏或擤鼻涕后:这些动作会使手上的细菌和病毒增多,因此之后也应立即洗手。
-
接触宠物或动物后:宠物和动物身上可能携带多种病原体,接触后应及时洗手,避免感染。
二、正确的洗手方法
仅仅知道洗手的时机还不够,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同样重要。下面是世界卫生组织(WHO)推荐的“七步洗手法”,这种方法可以确保手部各个部位都得到彻底清洁:
-
第一步:掌心相对
将双手掌心相对,手指并拢,然后进行搓洗。这一步主要清洁手掌心部分。 -
第二步:指缝交叉
双手手指交叉,指缝相对,进行搓洗。这一步主要清洁手指缝中的污垢和细菌。 -
第三步:掌心搓指背
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手指背,进行搓洗。这一步主要清洁手指背部和指关节处的污垢和细菌。 -
第四步:指尖搓掌心
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指尖,进行搓洗。这一步主要清洁指尖和指甲缝中的污垢和细菌。 -
第五步:拇指搓洗
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,进行搓洗。这一步主要清洁拇指和虎口处的污垢和细菌。 -
第六步:指尖搓洗掌心
将指尖放在另一只手的掌心,进行搓洗。这一步主要清洁指尖和指甲缝中的污垢和细菌。 -
第七步:手腕搓洗
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手腕,进行搓洗。这一步主要清洁手腕部位的污垢和细菌。
每一步的搓洗时间应不少于5秒钟,整个过程应持续至少20秒。搓洗完毕后,用流动的清水将双手彻底冲洗干净,最后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擦干双手。
三、洗手时的注意事项
-
使用温水:洗手时应使用温水,过热或过冷的水温都可能对手部皮肤造成刺激。
-
选择合适的洗手液:洗手液应选择温和、不刺激的产品,避免使用含有过多化学成分的洗手液。
-
避免过度洗手:虽然洗手很重要,但过度洗手可能导致皮肤干燥、皲裂。因此,洗手后应及时涂抹护手霜,保持手部皮肤的湿润。
-
公共场所的洗手设施:在公共场所洗手时,应注意洗手池的清洁,避免直接接触水龙头等公共设施。可以使用纸巾或手肘关闭水龙头,使用纸巾开门,避免二次污染。
-
手部饰品的清洁:佩戴戒指、手链等手部饰品时,应注意这些饰品下方的清洁,因为这些部位容易藏污纳垢。洗手时,应将这些饰品取下,彻底清洁后再戴上。
四、洗手与健康的关系
正确洗手不仅仅是一个卫生习惯,更是一种保护健康的有效手段。通过正确洗手,可以有效预防